当前位置:首页诗词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简解

丞相登前府,尚书启旧林。
式闾明主睿,荣族圣嫔心。
川狭旌门抵,岩高蔽帐临。
闲窗凭柳暗,小径入松深。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
兰迎天女佩,竹碍侍臣簪。
宸翰三光烛,朝荣四海钦。
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评述

中文译文: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丞相登上前朝的府邸,
尚书回到旧时的林园。
闾门敞开,明主智慧明亮,
圣嫔在乎圣朝家族的心愿。

川流狭窄,旌旗门楣相接触,
岩石高耸,掩蔽了帐篷,临于其上。
宁静的窗前,依靠着柳树,幽暗而静谧,
小径进入深邃的松林。

霞光笼罩着千峰的颜色,
泉水与万籁共同吟唱。
兰花迎接着天女的佩饰,
竹林阻挡着侍臣的簪子。

皇宫的文翰像三盏明亮的蜡烛,
赞美朝廷的荣耀触动四海臣民的钦佩。
追思那些丧失了智慧和机智的老人们,
他们已经白发苍苍,生活在寒冷的汉川之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崔湜以和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唐代宰相韦嗣立山庄侍宴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诗中描绘了府邸和林园的景色,尤其注重了门楣的气势和岩石的高耸。通过窗户和小径,描绘了柳树和松林的静谧之美。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出了山庄的宁静和雅致,以及主人的高贵和荣耀。

诗中还描绘了一幅山庄中的瑞气盈门的画面,用云卷千峰和泉和万籁吟的描写方式,形象地表达了山庄的风景和环境的美好。

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那些年老失智的智者的怀念之情,他们已经白发苍苍,生活在荒凉的汉川之阴。通过这种对智慧和机智老人的追思,诗人更加彰显了山庄的高雅。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表现了山庄的壮丽和高贵,又表达了对逝去的智者的思念。整体上给人一种清新而庄严的感觉,展示了唐代文人的豪侠风范和细腻的情感,是一首优秀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