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

简解

北国亦知岐有夷,何尝烽火报惊危。
拥亶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
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従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
平世功名路甚夷,不劳谈说更骑危。
早年拭目看成赋,近日收心闻琢诗。
古锦屡开新得句,敝貂方竞苦寒时。
南还欲向春风饮,寒柳凋枯恐未知。

评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国亦知岐有夷,
何尝烽火报惊危。
拥亶绝漠闻嘉语,
缓带临边出好诗。

约我一樽迎嗣岁,
待君三馆已多时。
従今无事唯须饮,
文字声名人自知。

平世功名路甚夷,
不劳谈说更骑危。
早年拭目看成赋,
近日收心闻琢诗。

古锦屡开新得句,
敝貂方竞苦寒时。
南还欲向春风饮,
寒柳凋枯恐未知。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方的人们也知道中原有着夷狄的存在,但并未曾传来战火的消息使人惊惧。我在荒凉的边地上,听到了美好的言语,慢慢地写下了这首好诗。

约请我共饮一杯,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等待你已经多时了。从今以后,无事可做,只需饮酒,文字声名自会得知。

在平凡的世间,功名之路艰险无比,无需劳心去谈论更加危险的事情。早年我只顾观看别人的作品,近日才收心琢磨自己的诗词。

像古老的锦缎,屡次展开时都能发现新颖的句子,我所穿戴的貂皮斗篷,正竞相遭受严寒的时刻。我想要南归,向春风畅饮,但担心寒柳已凋零而不知。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自己的创作和文名的思考。他在边地任职,感受到北方人对中原的了解和对夷狄存在的认识,但并未有战火的威胁。他在孤寂的边地中听到了赞美之词,因此写下了这首佳作。诗人与朋友约定相聚,共饮一杯迎接新年,表示自己的心境从此平静,只需专心于写作。他深知功名之路艰险,不愿谈及更危险的事情,转而反思自己的创作历程。他曾经只是观看别人的作品,但近日开始专心琢磨自己的诗词,如同打开锦缎时不断发现新颖之处。然而,他的处境仍然艰难,所穿戴的貂皮斗篷和南归的愿望都受到了严寒的困扰,对于春天的到来和寒柳的凋零,他充满了不安和担忧。整首诗词以自传体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处境和内心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