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日在天,靡国不临。
筠虽小邦,其有不歆。
东庑西向,谁昔营之。
民昏不知,神以不怀。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如同太阳高悬天空,无国不向往。筠州虽然是小国,但也有无法拒绝的吸引力。东庑朝东,西向朝西,有谁在过去建造了它?人民迷乱无知,神明也感到失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国筠州的景象,以及人民对此国的无知和神明的失望。诗人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筠州比作太阳,表示即使是一个小国,也有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然而,人们却不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神明的崇拜也缺乏真正的心怀。诗中透露出对于人们无知和粗俗行为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民境况的关切。
赏析:
苏辙作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们无知和粗俗行为的不满和对于神明的失望。诗中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一个小国筠州比作太阳,以突出其特殊的魅力。通过对比小国和人民的无知,以及神明的失望,诗人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于人们精神追求的呼唤。整首诗意蕴含深厚,给人以思考和反思人类行为的空间。
这首诗词在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评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们精神境界的期望。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历史和文化,以及对于神明的敬畏之心。通过诗歌的力量,苏辙呼唤人们对于精神追求的关注,以期望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小国筠州的景象,通过对比人民的无知和神明的失望,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期望。诗词中蕴含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展示了苏辙批判现实、呼唤精神追求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