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

缑山庙

简解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
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评述

《缑山庙》是唐代崔曙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写了一个寺庙所在的缑山,隐于山林之中,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作者通过描绘缑山庙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修道之路的向往和追求。

《缑山庙》的中文译文: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
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译文解析:

遗庙宿阴阴:庙宇古老荒凉,寺庙内部沉寂幽暗。

孤峰映绿林:一座孤峰映衬在青翠的树林中。

步随仙路远:行走在修仙之路上,往远方迈进。

意入道门深:意志渐入修道的门径,入门门槛越来越深。

涧水流年月:涧水流淌,岁月荏苒。

山云变古今:山岭与云雾在变化中显现着古今的沧桑。

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只能听到风吹拂竹林中,仿佛还可闻到仙鸟凤凰的鸣叫声。

诗意赏析:《缑山庙》通过对缑山庙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意境。庙宇古老静谧,孤峰独立于绿林之中。诗人在行走修仙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也愈发深刻。涧水岁月匆匆流淌,山云变幻中映现出古今的沧桑。诗末描述了风吹拂竹林时仿佛还能听到仙鸟凤凰的鸣叫声,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以崔曙宛如仙人的笔触,透过山庙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修道之路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通过山庙幽静的景象,与时间流转、天地变化相结合,诗词传达了对于修道者而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境界,以及对道的不懈追求。整首诗给人一种幽雅、静谧的感受,给予读者对修道之路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