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祸福茫茫不可期,
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
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
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
何似泥中曳尾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祸福无法预测,而许多人在年轻时就离世,似乎有先知的预知。他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年纪渐长,不久将面临白发苍苍的老去。在他青年时代,他曾独自一人登上青山游览,而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他感到孤独和思绪万千。他想弹奏素琴以排遣寂寞,但可能无暇顾及琴声。他回忆起曾经牵挂的黄色狗,却难以再追忆起它的样貌。最后他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将神话中的麒麟和龙作为美味的食物,与泥中曳尾的乌龟形成鲜明对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白居易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他通过描写自己的孤独和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事物的无奈。最后一句用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白居易的诗风以自然、朴素为特点,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世事变迁的触动。这首诗词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痛感,具有一定的悲情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