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

入声甘州(孤山寒食)

简解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
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评述

中文译文:《入声甘州(孤山寒食)》

匆匆岁月飞逝,又到了人们家中植柳插上清明。这里南北有高峰,山间传来欢笑声,水中漂浮着箫声。吹散楼台间的烟雨,小鸟的叽喳声在春天的晴朗中碎裂。世间哪里没有芳草,只有这片青青。谁来关心孤山山下,只有让梅竹冷傲自生,荐菊泉清。看人情世态如此,我愿陷入沉醉中不须醒来。不知道何时,我将回到樊川,叹故乡的七十五个长亭。你是否知道,洞云溪旁边的竹林,嘲笑我飘零的命运。

诗意:这首诗以甘州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岁月的匆忙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借助山水景观和自然元素,描绘了孤山清寂的景象,抒发了对世态人情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之情。同时,诗人以自然景观中的梅、竹和菊花等花卉的形象,投射出对独立自成的精神追求及清雅高洁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甘州的自然景观和花卉,展现了诗人对流转不息的岁月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孤山、清明、梅、竹等形象具有浓厚的意境和情感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轮回的反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之情。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命运融为一体,使诗意更加丰富深刻。整篇诗以简约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宋代诗人的才情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