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

随师东

简解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评述

《随师东》是唐代李商隐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描述了作者随军东征的经历和对战争的思考。

诗中开篇就描绘了东征所需的巨大物资调集,把东征的规模之大和前方所需之多,以难以计量的黄金形容。接着,通过比喻将战争与买卖相联系,表示中原的资源已经被耗尽,几乎都用于这次东征之战。

接下来,诗人提到他听到的军令消息,没有听到对失败臣子马谡的处罚,却收到了胜利的消息,进一步突显了对战争的怀疑和对军队领导的不满。

接下来的两句中,“鸑鷟”和“鸱鸮”都是一种禽鸟,善于捕捉猎物。诗人以此比喻军队的执行力量,表示自己只希望看到军队在优质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而不是被虚伪的力量所包围。

最后两句是对历史的感慨,诗人提到前朝的玄菟郡已经成为了废墟,被积尸覆盖,变得深不可测。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争残酷性的思考和哀叹。

总体上,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战争负面影响的认识和对战争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征日调万黄金,
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
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
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
积骸成莽阵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