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细。
开尽一番桃李。
柳暗曲阑花满地。
日高人睡起。
绿浸小池春水。
沙暖鸳鸯双戏。
薄幸更无书一纸。
画楼愁独倚。
《谒金门》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雨细。开尽一番桃李。
柳暗曲阑花满地。
日高人睡起。
绿浸小池春水。
沙暖鸳鸯双戏。
薄幸更无书一纸。
画楼愁独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春雨绵细的描绘,桃李花开的盛景以及自然界的鸟语花香。整首诗给人一种温暖、宁静的感觉。
首句“春雨细。开尽一番桃李。”描述了细密的春雨洗涤大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桃李花朵盛开一片,形成美丽的春景。
接着的“柳暗曲阑花满地”描绘了柳树的阴影和曲径的幽暗,花朵盛开的景象,给人以宁静、闲适的感觉。
“日高人睡起”表明大白天的阳光高照,人们从睡梦中苏醒,意味着一天的开始和活力的迸发。
“绿浸小池春水。沙暖鸳鸯双戏。”描绘了春水清澈见底,嫩绿的色彩充满了小池塘,水边的沙子受到阳光的照射而温暖,形成了鸳鸯戏水的美丽场景。
最后两句“薄幸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他感叹自己的境遇不佳,没有一纸书信可以寄托思念之情,只能独自倚在画楼上,黯然神伤。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思考,给人一种淡泊而内敛的意境,是一首充满禅意的春天诗词。